close
睡得好不好,其實有主觀感受與客觀意義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指出,目前睡眠醫學的客觀檢測仍有些局限,因此患者對睡眠的主觀感覺在睡眠的評估上仍很受到重視。每天都覺得睡不飽,但是不是真的沒睡飽?試試自我評估,必要時請醫師檢查診斷。
 
〔中醫解讀〕
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睡不飽也有改善的方法。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指出,在人體五臟六腑中,肝及心與睡眠比較有關,而不同的臨床症狀代表了不同的病因,必須用不同的藥物來改善。
楊賢鴻表示,不同的病因造成不同的睡眠型態,其間有很大的差異。例如:
<肝火旺>容易有脾氣不好、煩躁、耳鳴、口乾、口苦、頭痛等症狀,並導致睡眠困擾,可用龍膽瀉肝湯來改善。
<心氣虛或心血不足>容易緊張、憂鬱、對事物提不起勁兒、體力不好、精神差,且有睡不飽、睡覺時想東想西等睡眠障礙,可用天王補心丹來治療。
<有睡不飽、睡不好等症狀>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女性,且還有貧血等的患者,可用歸脾湯來改善;如果有胸口悶、肝氣不順等症狀者,可用柴胡疏肝湯來治療;如果伴隨有心悸問題,則可用炙甘草湯來改善。
不過楊賢鴻表示,在睡眠困擾的背後,常有不同的壓力存在,如果是可見的壓力,例如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壓力,可以想辦法避開或改善;但有些壓力是自己沒有感覺卻實際存在,甚至影響生活及睡眠的,就得把它找出來並設法避免及放鬆。他說,放鬆的方法每個人都不同,有些人可用音樂來放鬆、有些人可用緩和運動、靜坐、太極拳等,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去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放鬆方式。
不過,楊賢鴻說,作息正常是改善睡眠障礙最重要的一環,有些人熬夜成了習慣,白天睡得再多還是會覺得疲累,因為夜間11點至午夜1點,氣的運行在膽經,午夜1點至3點則走肝經,肝與睡眠有關,肝膽互為表裡,膽氣不足則人易恐懼、沒有自信並影響睡眠品質,因此建議最好在夜間12點以前一定要入睡,才不會白天總是精神不濟。改善了生活作息,再依體質搭配藥物,就能使白天神清氣爽、精神奕奕。
資料節錄【常春月刊300期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n5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